多語種傳播出圈“對話”全球
天臺千年杜鵑“云端”綻放
仿佛一夜之間,天臺山云錦杜鵑的絢麗花朵在五大洲“云端”競相綻放。5月14日,英語、西班牙語、法語、日語等多語種配音的云錦杜鵑精美視頻,讓生長于天臺的“華夏一絕”,通過“云端”,走進五大洲千家萬戶的屏幕。
天臺山云錦杜鵑堪稱中國森林旅游的一大奇觀,是和合文化發(fā)祥地天臺山的金名片。這片古樹群生長在海拔1098米的山巔,老干虬枝,一樹能開千朵繁花,最年長的樹齡已逾千年。進入五月,天臺山云錦杜鵑迎來最佳觀賞期,各色花兒在蒙蒙云霧中若隱若現(xiàn),宛如為山林披上虹霓錦緞,美得令人心醉。
如此詩畫般的景致,正是海內外游子向友人展示最美中國的生動素材,歸國留學生范瓊琳便是其中一員。作為天臺縣僑聯(lián)“全球語伴?和合之聲”志愿者服務隊隊長,今年杜鵑花季前夕,她便思考如何借助留學資源,發(fā)揮多語種優(yōu)勢,讓杜鵑成為“信使”,飛進更多外國友人的視線。
以往,云錦杜鵑的賞花宣傳以中文版本為主。在全球化浪潮與免簽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的當下,推動文旅出海,成為天臺山云錦杜鵑“破圈”國際傳播的新路徑。范瓊琳邀請縣歐美同學會、留學生聯(lián)誼會的伙伴們,攜手旅游部門,開展策劃、剪輯、配音,投入多語種視頻制作。
剛在2025法語詩歌朗誦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斬獲前三的盧一帆聽聞消息,主動請纓加入。這位法語業(yè)余選手憑借出色的語言能力和優(yōu)美音色,成為團隊急需的人才。她不顧舟車勞頓,加班加點,用聲音傳遞家鄉(xiāng)美景。
西班牙巴塞羅那孔子學院教師張亭亭也積極響應。去年,她曾帶著一批華裔青少年來到天臺山“尋根”,當?shù)氐男沱愶L光令她難以忘懷。此次,她與同事配合,完成西班牙語版云錦杜鵑短視頻制作。“西班牙語在全球使用廣泛,我會把作品發(fā)布在TikTok、X和ins等平臺,讓更多朋友感受天臺山云錦杜鵑的獨特魅力。”
俄羅斯臺州同鄉(xiāng)會的僑胞們在網上看到天臺山云錦杜鵑多語種宣傳片后,因未找到俄語版,便主動聯(lián)系臺州市僑聯(lián),希望參與到這場聯(lián)通世界的志愿服務中來。印尼、中東等國家和地區(qū)的志愿者也在聯(lián)系中。
此次云錦杜鵑多語種傳播突破傳統(tǒng)宣傳模式,采用海外受眾熟悉的敘事邏輯,日語版、韓語版、菲律賓語版、西語版等都各有側重。美國網友Chris在TikTok上評論道:“NO WAY this is planet Earth?Someone drop the pin before I start booking random flights to China.”(大致意思:哇,這真的是地球嗎?如不發(fā)定位,我馬上亂買飛中國的機票了。)
據了解,天臺縣僑聯(lián)“全球語伴 · 和合之聲”服務隊已招募由海外華僑華人、留學人員、熱愛天臺的多語種人才等組成的志愿者100多人,能熟練運用的外語有15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