磐安小山村輪流做東宴請回村祭掃村民
一頓“清明飯”,排到2049年
“開飯嘍!”4月4日中午11時許,磐安縣仁川鎮(zhèn)天山村,17張大圓桌陸續(xù)坐滿了掃墓祭祖的村民,其樂融融。這份獨屬于天山村的“清明飯”,大家已經連續(xù)吃了10年。
天山村位于磐安青梅尖山麓,平均海拔780米。由于山高路遠條件落后,村民大多走出深山謀生,天山村一度成為“空心村”。每年清明祭祖掃墓,村民紛紛回鄉(xiāng),因為家中房屋、廚灶常年閑置,臨時生火做飯成了難題!熬拖胱尰剜l(xiāng)掃墓的鄉(xiāng)親吃上一頓熱飯!2016年,在外經商的村民羊寶自掏腰包,張羅了10來桌飯菜,招呼村民一起用餐。
2018年,羊寶已回鄉(xiāng)擔任村黨支部書記,安排第三回“清明飯”后,村民們有了說法:都是鄉(xiāng)里鄉(xiāng)親,不能只讓羊寶燒,大伙應該輪流安排。提議通過,愿意燒“清明飯”的就在羊寶拿出的紅紙上寫下名字,每年輪流做東。紅紙貼在了墻上,陸續(xù)更新一直排到了2042年。
沒想到的是,當年村民自愿定下的事,這兩年開始遭到一些村民的“強烈反對”。去年,83歲的羊耀安和86歲的羊秋貴要求“插隊”,而且振振有詞:“年紀大了,等不了!”
“羊寶書記,你看墻上的名單好兩年沒更新了。這次回來的村民更多了,能不能再續(xù)上幾個?”在村里開農家樂的羊榮好拉住羊寶的手,指著褪色的“清明節(jié)伙食贊助清單”說。
取來筆墨和一張新紅紙,抄錄完舊名單后,羊寶提議想要報名的村民自愿續(xù)上名單。羊榮好迅速下手,在“2044年”后寫下自己的名字。羊躍澤最后擠進人群,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了“2049年”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