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d性欧美videofree高清,国产日韩欧美亚欧在线,成人av鲁丝片一区二区免费,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,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

高山上開起老年食堂,他成了老人們風雨無阻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3-27 15:41:00 來源: 潮新聞 潮新聞 記者 滕一韜

  “小周你來啦!自家養(yǎng)的土雞蛋,你拿上一些,很好吃!”

  中午,75歲的盛源貴夫婦等在家門口。山路上,不多時就會出現(xiàn)一個熟悉的身影——拎著保溫飯盒的周昊澤。只是遠遠地看到,老倆口便高興地招呼了起來。土雞蛋,零食……面對老人們的熱情,周昊澤總會笑著擺手:“菜要涼了,趕緊先吃吧!”

“送飯小周”。受訪者供圖

  盛源貴夫婦是杭州建德三都鎮(zhèn)大唐村的村民。這里四面環(huán)山,自然村的分布零散,靠著蜿蜒的山路串聯(lián)著散落的民居。而村里100多人的常駐人口里,有64個是留守老人。老人們的吃飯問題成了最普遍也最亟待解決的難題。

  2022年12月,一座高山上的老年食堂正式落成。返鄉(xiāng)工作的周昊澤從那時起便成為了村民口中的“送飯小周”。

  一頓熱飯的溫度:高山上的“幸福食光”

  和許多選擇城市奮斗的90后不同,2021年6月,周昊澤回到家鄉(xiāng)三都鎮(zhèn),在大唐村扎根了下來。

  “有一天晚上和老家的堂妹開視頻,看到她和爺爺奶奶坐在床上發(fā)呆。她說電視壞了沒事情做,老人們只能早早上床休息!钡诙煲辉,周昊澤趕回了家,檢查發(fā)現(xiàn)原來是電視遙控器沒電了!爱敃r心里挺不是滋味的,恰好也看到了老家在招募農(nóng)村儲備人才,我決定回去!

  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,去各個自然村走訪了解情況是周昊澤的常態(tài)。

周昊澤走村與老人交談。受訪者供圖

  “第一次走訪大庫自然村,看到83歲的徐竹叉奶奶獨自住在老屋里,冰箱里凍著半年前兒子給買的肉,灶臺上擺著發(fā)蔫的菜,我蠻心疼的。”周昊澤說,一方面是因為下山買菜不便,另一方面,老人們總是習慣有什么吃什么,有時候蘿卜和番薯絲加點鹽燉成一鍋,能吃半個月,“村里組織的生活會,不少在外地工作的子女也總提到,最擔心的就是老人們在家里吃飯的問題!

老年食堂里村干部和老人們同吃一頓飯。受訪者供圖

  2022年,大唐村的老年食堂應運而生,由原村級居家養(yǎng)老服務照料中心場地改造而來,桌椅全新置辦。

  老人們從此擁有了明亮寬敞的就餐環(huán)境。食堂旁種了“愛心菜地”,用自種蔬菜降低成本,讓老人吃得健康又放心。

  “一頓飯按照15元的餐標,有肉有蔬菜,葷素搭配,營養(yǎng)均衡。老人們花上5元就能吃飽!敝荜粷杀硎,食堂還按照年齡實施階梯式收費,80歲以上老人吃飯低至2元,90歲以上則是免費吃。

今年1月,老年食堂舉辦的集體年夜飯活動。受訪者供圖

  “老人們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,外出的子女也少了塊心病!敝荜粷烧f,今年春節(jié)前夕,村里還在老年食堂邀請全村70歲以上老年人吃了一頓集體年夜飯。

  翻山越嶺的守護:風雨無阻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
  對于行動不便的獨居、空巢老人來說,建起后的老年食堂仍然“有那么一點遠”。以海拔600余米的大庫自然村為例,不僅村子距離食堂來回10公里,山路也加劇了老人們出行的困難。

  “送!”周昊澤帶頭加入“愛心送餐”志愿服務隊,村兩委干部、黨員、網(wǎng)格員輪流上陣,為20多位老人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周昊澤帶頭加入“愛心送餐”志愿服務隊。受訪者供圖

  兩年多來,無論大雪封山還是烈日當頭,這條送餐路從未間斷。而現(xiàn)在,每到飯點,周昊澤和志愿者們背著保溫箱的身影也成為了老人們心中的準點“時鐘”。

  “平時送餐大概需要1小時,不過有一次我超時了!敝荜粷砷_玩笑地說。

  去年年初,大唐村大雪驟降,路面結(jié)冰。為了讓老人們能夠早點吃上飯,老年食堂的工作人員提前一個小時準備好飯菜后,周昊澤和網(wǎng)格員趙鴻益一起開車上山。然而,車子剛開出去不到一公里就打滑了。二人一咬牙,徒步5公里,用了一個半小時,將飯菜送到老人手中。

冰雪中送餐。受訪者供圖

  截至2024年年底,周昊澤所在的這支隊伍累計送餐里程達到1.08萬公里。

  2024年7月,周昊澤還成立了“山里朋友”團隊,聯(lián)合村干部一起將村里的農(nóng)特產(chǎn)搬上電商平臺。香榧、番薯粉絲、土雞蛋……這些深山里的“寶貝”通過朋友圈、地推擺攤、直播等走出大山,銷售額超80萬,“能給村民們特別是留守的老人們增收,挺好的”。

“山里朋友”助銷村里的農(nóng)特產(chǎn)。受訪者供圖

標簽:編輯:龔曉